一、基础照护(20 点)
1.能准确掌握每个幼儿的饮食习惯,包括对食物的喜好与禁忌。
2.熟练协助幼儿独立进食,鼓励幼儿自己使用餐具。
3.进食时密切关注幼儿,防止出现呛食、噎食等情况。
4.餐后及时指导幼儿正确漱口、擦嘴,保持口腔卫生。
5.合理安排幼儿饮水时间,保证每个幼儿每日饮水量充足。
6.掌握正确的给幼儿穿脱衣物的方法,动作轻柔迅速。
7.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提醒或协助幼儿增减衣物。
8.指导幼儿学习自己穿脱简单的衣物,培养自理能力。
9.保持幼儿衣物整洁,发现污渍及时更换清洗。
10.熟练协助幼儿如厕,对于有困难的幼儿给予耐心帮助。
展开剩余93%11.引导幼儿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,避免尿裤子等情况。
12.如厕后指导幼儿正确洗手,保持手部卫生。
13.掌握幼儿午睡的正确流程,帮助幼儿安静入睡。
14.午睡期间定时巡视,关注幼儿睡眠状态,及时纠正不良睡姿。
15.唤醒幼儿时采用温和的方式,避免惊吓到幼儿。
16.保持午睡环境安静、舒适,温度和湿度适宜。
17.能准确记住每个幼儿的午睡习惯,如是否需要安抚物等。
18.协助幼儿整理午睡后的床铺,保持整洁。
19.关注幼儿的个人卫生,如头发、指甲等,及时提醒家长处理。
20.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如勤洗手、不随地吐痰等。
二、安全防护(20 点)
1.每日入园前检查活动室及户外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,如地面是否湿滑、设施是否损坏等。
2.熟悉园内安全规章制度,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工作。
3.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,避免幼儿接触危险物品,如剪刀、药品等。
4.正确使用园内的安全设施,如灭火器、急救箱等,并掌握其使用方法。
5.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,提前检查活动器械的安全性,确保幼儿活动安全。
6.在上下楼梯、过马路等环节,能有序组织幼儿,防止拥挤、踩踏等事故发生。
7.熟知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,如擦伤、烫伤、骨折等,并能及时处理。
8.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制度,认真核对接送人信息,防止错接、漏接幼儿。
9.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,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的情绪因素。
10.定期对班级环境进行安全排查,及时消除安全隐患。
11.教育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,如不玩火、不触摸电源等。
12.在进行集体活动时,能合理安排幼儿的位置,避免幼儿之间发生碰撞。
13.妥善保管班级内的危险物品,放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。
14.遇到突发事件时,能保持冷静,有序组织幼儿疏散和自救。
15.定期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教育,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。
16.确保班级内的门窗、桌椅等设施完好,不存在安全隐患。
17.在使用电器设备时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防止发生触电事故。
18.关注幼儿的穿着,如鞋子是否防滑、衣物是否有绳带等,避免发生意外。
19.与其他工作人员密切配合,共同做好幼儿的安全防护工作。
20.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演练,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。
三、健康管理(20 点)
1.每日晨检时,能认真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、面色、有无皮疹等,发现异常及时与家长沟通。
2.准确记录幼儿的体温、出勤情况等健康信息。
3.熟悉幼儿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,如感冒、手足口病等。
4.按时协助幼儿服用自带药品,严格遵守药品服用的剂量和时间要求,并做好记录。
5.保持班级内的环境卫生,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,包括玩具、餐具、地面等。
6.指导幼儿正确洗手,掌握 “七步洗手法”,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7.关注幼儿的饮食卫生,监督食堂做好食物的采购、储存和加工工作,防止食物中毒。
8.合理安排幼儿的膳食,保证营养均衡,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。
9.发现幼儿身体不适时,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,并通知家长和保健医。
10.了解幼儿的过敏史,避免幼儿接触过敏原。
11.组织幼儿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,增强幼儿的体质和免疫力。
12.关注幼儿的视力和听力健康,定期提醒幼儿远眺、做眼保健操等。
13.配合保健医做好幼儿的健康体检工作,及时反馈体检结果给家长。
14.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健康保健常识。
15.记录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,如身高、体重等,及时发现生长发育异常。
16.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,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。
17.在传染病流行期间,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控措施,如隔离患病幼儿、加强消毒等。
18.关注幼儿的口腔健康,指导幼儿正确刷牙,定期检查幼儿的牙齿情况。
19.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,及时发现并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。
20.定期参加健康管理培训,不断更新健康知识和技能。
四、情感关怀(15 点)
1.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和意愿,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。
2.用温和、亲切的语言与幼儿交流,多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。
3.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,当幼儿情绪低落或哭闹时,能及时给予安慰和疏导。
4.主动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,让幼儿感受到关爱和安全感。
5.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。
6.对性格内向、胆小的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,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。
7.当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,能公正、耐心地处理,引导幼儿学会友好相处。
8.营造温馨、和谐的班级氛围,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。
9.记住每个幼儿的生日,并组织简单的庆祝活动,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的温暖。
10.在幼儿遇到困难时,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,培养幼儿的抗压能力。
11.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,鼓励幼儿发展自己的特长。
12.用拥抱、抚摸等肢体语言表达对幼儿的关爱,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。
13.尊重幼儿的隐私,不随意泄露幼儿的个人信息和小秘密。
14.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、帮助他人,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。
15.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,共同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,形成教育合力。
五、习惯培养(15 点)
1.引导幼儿养成按时起床、睡觉的良好作息习惯。
2.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,且能认真清洗。
3.鼓励幼儿自己整理玩具、书籍等物品,养成爱整洁的习惯。
4.教育幼儿爱惜粮食,不挑食、不偏食,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5.引导幼儿说话文明、有礼貌,见到老师和同伴主动问好。
6.培养幼儿遵守集体规则的习惯,如排队、不喧哗等。
7.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劳动,如擦桌子、扫地等,培养劳动习惯。
8.引导幼儿养成节约用水、用电的习惯,增强环保意识。
9.培养幼儿爱护公共物品的习惯,不随意损坏玩具、设施等。
10.教育幼儿学会分享,与同伴分享玩具、食物等,培养合作精神。
11.引导幼儿养成认真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,不随意打断别人。
12.培养幼儿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,如自己吃饭、穿衣服等。
13.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,增强安全出行意识。
14.引导幼儿养成阅读的习惯,每天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。
15.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,增强身体素质。
六、环境创设(5 点)
1.根据托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,创设丰富多样、富有启发性的班级环境。
2.定期更新班级环境布置,如主题墙、区角等,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。
3.保证班级内的光线充足、空气流通,为幼儿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。
4.合理摆放班级内的玩具、图书等物品,方便幼儿取放和整理。
5.在班级内创设安全、温馨、平等的心理环境,让幼儿敢于表达和参与。
七、沟通协作(3 点)
1.与班级内的其他保育师和教师密切配合,分工合作,共同做好幼儿的照护和教育工作。
2.主动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园的情况,包括饮食、睡眠、学习、情绪等,及时反馈幼儿的进步和问题。
3.积极参加园内的各项会议和活动,与其他班级的工作人员交流经验,共同提高工作水平。
八、专业成长(2 点)
1.主动学习保育专业知识和技能,阅读相关书籍、文章,参加培训和研讨会等。
2.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,不断改进工作方法,提高保育质量。
九、回应性照护(5 点)
1.能敏锐观察幼儿发出的各种信号,包括肢体动作、表情、声音等,准确理解幼儿需求。
2.对于幼儿的需求和表达,能在合理时间内给予积极回应,不忽视或拖延。
3.在与幼儿互动时,能根据幼儿的反应调整沟通方式和行为,贴合幼儿的接受程度。
4.当幼儿进行探索或游戏时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给予充分的自主空间,不随意干扰,仅在需要时提供支持。
5.针对不同幼儿的性格和发展特点,采取个性化的回应方式,满足幼儿的个体需求。
十、游戏设计(5 点)
1.能根据托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、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,设计符合其认知和动作发展的游戏活动。
2.游戏设计兼顾趣味性与教育性,能在游戏中渗透知识、技能、情感等方面的培养目标。
3.合理选择游戏材料,确保材料安全、环保、多样化,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和想象力。
4.设计的游戏活动能兼顾集体游戏、小组游戏和个别游戏,满足不同幼儿的参与需求。
5.能根据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表现和反馈,及时调整游戏内容、难度或玩法,提升游戏效果。
会员可在托育服务应用知识平台下载
乳儿班、托小班养育照护素养检测点
托育尚贤院
为托幼园所、妇幼保健机构、高职院校
提供完整专业的托育服务支持与培训服务
底部二维码联系
尚贤院更多专业内容:
2025年6月版《儿童肖像权授权协议模板》(托幼园所适用)
托育机构,乳儿班0-1岁婴幼儿活动设计表
婴幼儿托育专业2025最新教学标准(图谱)
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建设.PPT
幼儿园办托基础手册
7张图,92个关键信息,婴幼儿回应式照护知识导图
托育园所午睡巡检要求15条+巡检表
0-3岁婴幼儿发育评估对应表
托育服务常见玩教具配备(图)
托育园长的一日工作记录表
托育机构,0-3岁婴幼儿发展评估(感觉、动作、语言)
托育机构,0-3岁婴幼儿发展评估(社会行为、情绪发展)
托育机构0-3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指南
图解:乳儿班环境设计及教玩具配置
发布于:江苏省贵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